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5/15 08:59:00
来源:新华网

【云南故事·国际家庭日特别策划】在绿水青山间,写一首名为“家”的诗

字体:

因为热爱自然与摄影

她从办公室走向户外

带着敏锐的目光

用镜头记录云南生态

因为关心家庭与孩子

她与爱人、孩子奔向“绿色”

在苍茫的山峦间

收集绿色的痕迹

一同浇灌起一个有爱的家

航拍镜头下胡晓红一家三口在野外拍摄(4月20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胡晓红是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的职工

在工作之余,她热爱用镜头记录大自然

因此,她积极争取

参与到外业调查工作中

从业多年

她认为摄影与工作紧密相连

“当我走进自然,就感受到美妙

我希望我能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瞬间

展示给公众”

镜头背后的她

为了拍摄到清晰的照片

翻山越岭

对她来说

“负伤”都是常事、小事

让公众看得见照片背后的故事,是大事

胡晓红在云南省高原特色乡土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拍摄植物图片(4月19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为了摸清云南资源家底

胡晓红曾在44个重点县(市)开展外业调查工作

完成质量核查收集保存种质资源图片7000余份

在云南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中

她还用影像传播生态理念

增强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胡晓红在云南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中拍摄的部分野生植物(拼版照片)。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每个按下快门的瞬间

她便书写一篇关于“绿色”的故事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拍摄这些照片正是希望更多人能够加入

一起保护生态、守住绿色”

如她的初心一般

她的摄影作品

不仅向更多人科普植物的生长状态

看到云南生态持续向好的姿态

更生动展现了云南林草人为生态保护做出的努力

胡晓红的丈夫在指导女儿画画(4月20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绿色环保的理念不仅体现在胡晓红的工作中

也贯穿在她的家庭生活里

她说

“绿色环保的理念

就是我们家风的一部分”

她带着女儿学习摄影

爱人则带着女儿绘画

逢周末或节假日

一家三口便会走进云南的山中

用眼睛、镜头、画笔

记录下名为“绿色”的美好

胡晓红一家三口在林间野餐(4月20日摄)。新华网 李浩 摄

对夫妻俩来说

让孩子仅仅看到是远不够的

因此

在引导女儿记录植物的同时

他们还会运用专业知识

向女儿介绍植物的相关知识

边走边看边学

他们身体力行地给女儿上着生态课

胡晓红一家三口在森林里(4月20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在这个过程中

女儿也被大然的魅力深深折服

同时还将这份美好

和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传递给身边的许多同学

不仅如此

女儿的摄影作品《盘龙江的故事》

以绿色环保为主题

还曾获得了市级一等奖

对胡晓红来说

女儿能爱上记录自然

就是莫大的欣慰

 

出于林草人的本能反应

也为了给女儿树立榜样

每次进山

他们总要用可重复利用的餐具自带餐食

用餐完毕后会带着女儿收拾干净

同时还会携带垃圾袋

碰见垃圾便会引导女儿捡起来

“希望我们热爱的大自然

一直干净”

胡晓红一家三口在野外拍摄(4月20 日摄)。新华网 李浩 摄

这样的理念贯穿于胡晓红家的日常

他们主张使用节能、节水或绿色认证产品

出门时优先选择步行、骑行、公共交通

等绿色出行方式

用餐时教育女儿养成“舌尖上的节约”的习惯

喜爱做手工的女儿擅长变废为宝

用巧手把垃圾袋变成康乃馨

把塑料吸管变成薰衣草

把水果网兜变成葱球花、兔尾草

……

胡晓红在昆明市官渡区金马小学讲课(4月25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胡晓红传播绿色环保理念的步履不停

家庭之外

她还会到社区、学校、单位分享知识

在更多人心里种下绿色的种子

助力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

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

 

因为爱岗敬业

积极传播绿色生态理念

胡晓红收获了许多荣誉

但对她来说

荣誉只是对她过往工作的肯定

她的镜头里还将继续记录更多云南的绿色之美

未来

她还将继续脚踏实地讲好绿色故事

带动更多家庭选择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出品人:韩海阔

监制:李霞

统筹:罗春明

编导:赵普凡

摄影:李浩

撰稿:张玛睿

剪辑:赵普凡

外联:张晶晶

 

指导单位:

中共昆明市委网信办

鸣谢:

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

【纠错】 【责任编辑:丁凝】